威尼斯83084(集团)-Official website

我校开展“追溯工业旧址 淬炼红色匠心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

发布时间: 2025-09-06 17:33 作者:电气学院 编辑 党委宣传部 访问次数:

陕西关中地区作为陕西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域,蕴藏着丰富的红色工业遗产,承载着独特的工业文化记忆。为引导青年学生探究陕西民族工业发展历程,在实践中感悟民族工业精神,传承发扬抗战精神、三线精神、铁路精神,7月10日至12日,电气学院“秦工薪火”实践团赴西安、咸阳、兴平等地开展陕西红色工业研学实践活动。

触摸工业遗址,追溯发展历程。实践团从咸阳出发,先后走访大华1935、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、西安老钢厂等地,重温陕西近代工业从无到有、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。遗址内锈迹斑斑的机械、斑驳陈旧的厂房,无声诉说着曾经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,实践团成员真切体悟到凝聚在老一辈工业人身上艰苦奋斗、精益求精、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。

走进三线企业,访谈大国工匠。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航空工业发展的主旋律,工业文明遗产是企业改革发展的见证者,为促使实践团成员学习企业文化,感悟航空报国精神。团队走进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,参观航空工业电力事业历史博物馆,学习老一辈电源人积极进取、主动践责的精神风貌和高尚品质。有幸采访全国技术能手、中央企业劳动模范、“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带头人陈冠琪,队员们与大国工匠面对面访谈,近距离聆听坚守岗位、精益求精的故事,深受鼓舞、倍感振奋。

广泛开展调研,传播工业薪火。从青年学生视角探寻激发学生走进红色工业遗址传承工业精神,传播工业文化,培塑职业精神是本次实践调研的主要目标,实践团走进乡村、社区针对当地群众、参观游客展开广泛调研。其中,在与西安老钢厂工作人员张师傅的访谈交流中,张师傅指着厂区里斑驳的厂房墙壁,眼神中满是感慨:“上世纪五十年代,咱们这老钢厂可是西北工业的‘顶梁柱’。当时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背着行囊赶来,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,大家就靠着手拉肩扛,硬是在这片荒地上建起了一座座炼钢高炉。”通过访谈调研,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工业遗址不仅是一段工业历史的见证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载体。

实地分享感悟,传承工业精神。为将实践中的所学所思辐射到更多朋辈青年,实践团成员自发进行“我们为何从大华出发”、“梦桃精神处处闪光”“追寻老钢厂的记忆”等10余期现场感悟分享。实践团薛同学讲到“原来课本里的‘艰苦奋斗’,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写成的。”团队指导教师李老师谈到“红色遗址不是尘封的历史,而是能够点燃青年理想的火种,大家发自内心的感悟就是新时代传承发扬工业精神的生动体现”。

在红色工业研学活动中,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陕西工业百年来的发展历程。习近平总书记讲到“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,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。”陕西工大“秦工薪火”实践团深入挖掘陕西工业发展历程中的珍贵历史,在与工业前辈的交流中汲取奋进力量,促使工业遗址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。实践团成员将继续秉持初心,传播红色工业火种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。


Baidu
sogou